logo

国际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化服务 标准化操作 流程化管理

全国咨询热线: 400-002-1056
新闻导航图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2023年9月8日物流头条

返回列表 来源: admin 发布日期: 2023-09-08

【防疫物资出口】
▶ 四部门发布公告调整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措施
近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调整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措施。
公告称,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现就非医用口罩、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六大类防疫物资产品出口质量监管措施作出如下调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停止确认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停止提供国内市场查处的非医用口罩质量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清单工作。海关不再以上述清单作为相关产品出口验放的依据。相关出口企业无需再申请进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或"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报关时无需再提供"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或"出口医疗物资声明"。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2020年第5号公告(《关于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的公告》)及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第12号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同时废止。有关防疫物资出口企业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自觉维护中国产品国际声誉。
这意味着持续了三年多的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跨境电商优惠政策】
▶ 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延续实施
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
公告规定,对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1210、9610、9710、9810)项下申报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因滞销、退货原因原状退运进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出口时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参照内销货物发生退货有关税收规定执行;其他规定仍按照《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号)相关规定执行。
财政部关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公告将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项下申报出口的期限,由原来的2024年1月29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上述期限的延长,有利于充分发挥政策效应,进一步稳定企业预期,推动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
【经济组织】
▶ 金砖机制迎来最大规模扩员
当地时间8月24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从明年1月1日起,这6个国家将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此次扩员后,金砖大家庭亚洲成员增加3个、非洲成员增加2个、拉丁美洲成员增加1个,在全球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此次扩员后,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比重从42%升至47%,经济总量从26%升至29%,货物贸易总额从18%上升至21%。扩员之后,金砖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印度笔记本电脑进口】
▶ 印度限制笔电进口后,三十多家制造商申请在印生产
印度日前宣布将限制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进口,进口商需申请许可证才能将相关产品引入印度。而这一政策也被视为印度刺激本土制造的重要一步。
在进口限制政策发布几周后,印度的一名高级部长表示,至少有32家国际电子公司在8月30日截止日期前,申请加入印度的激励计划,推动在印度生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的进程。
已经申请计划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包括惠普、戴尔、华硕、宏碁和联想。激励计划将为制造商提供相当于产品5%的出厂价补贴,如果制造商从印度本地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的话,得到的现金返还将会更多。
【美国反倾销】
▶ 美国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和组件规避调查终裁结果
日前,美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务命令的最终范围裁定和绕过调查的决定,内容包括: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部分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为模块)的进口,其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和组件,并自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被认定为绕过了来自中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务命令,将受到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限制。
本决定于2023年8月23日生效。
【新西兰食品进口】
▶ 新西兰针对食品进口商的新食品安全规则正式生效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网站消息称,为更好确保进口食品对当地消费者的安全性,对所有新西兰食品进口商的新规已于8月1日生效。
2023年2月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发布的《食品通知》中详细介绍了这些规则变更,其中对食品进口商的4个关键领域提出了详细要求。食品进口商必须在食品运抵新西兰之前进行安全性和适宜性评估,确保食品以安全的方式储存和运输,保存适当的记录,并制定召回计划,以防出现问题。
不遵守安全规定的食品进口商公司可面临最高50万新元的罚款,个人最高可被罚款10万新元并可被判处最高2年监禁。
【市场趋势】
▶ 世贸组织:今年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动能或有限
世界贸易组织8月24日发布报告说,由于汽车产销强劲,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但如果出口订单仍然疲弱,第三季度及之后的增长动能可能有限。
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99.1,略低于基准点100,但高于今年5月底发布的95.6。各成分指数中,汽车产品指数继续稳定在基准点之上,出口订单指数、集装箱运输指数、空运指数、原材料指数均略低于基准点,电子元件指数则远低于基准点。
报告指出,由于汽车产品出口激增,日本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强于预期。汽车出口也是近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汽车行业动态】
▶ 7月汽车出口量与总额创新高
8月29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与上月相比,汽车商品进口金额微降、出口金额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商品进口金额小幅下降、出口金额快速增长。另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7月中国汽车销量在全球累计份额达到32%。
具体到整车出口方面,今年7月,我国汽车出口39.2万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35.1%。1~7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53.3万辆,同比增长67.9%。其中,传统能源汽车出口189.7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
7月,在整车出口的前十位企业中,上汽出口量达8.8万辆,同比下降2.7%,占总出口量的22.4%。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1.9万辆,同比增长3.5倍。
▶ 全球24个国家电动车市占率达到5%关键门槛
彭博社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实际情况不同,电动车销售占比突破5%所用的时间会有较大差异。但突破这一阙值后,就意味着电动车生产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充电便利性、消费者接受程度也会显著提高,进而推动产业、需求加速向电动化方向发展。
日前,据彭博社表示,当下已有24个国家的电动车销量占比突破5%这一临界点。一年前,彭博社数据显示共有19个国家电动车销量占比突破了5%;据最新数据,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泰国和匈牙利再加入这一行列。目前,全球九成电动汽车销量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欧洲。
彭博社预测,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印度或也将很快突破5%这一临界点。
【中美贸易】
▶ 美国商家痛陈对华"脱钩"之累
在近期举行的秋季拉斯维加斯国际日用品和礼品交易会上,很多参展商心情格外郁闷和无奈。尽管参展商数量和以往差不多,但客流量和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商家普遍认为,所谓对华"脱钩"带来的关税、产业链转移成本和整体经济不景气,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批发公司主营家用小型工具,参加该交易会已有40多年历史。公司销售经理廷尼·斯伯灵说,公司产品都是从中国进口,其性价比依然是最高的,但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始终是一个负面因素,"没有人愿意平白无故地承担这一成本"。
"从公司到普通消费者,现在所有人花钱都小心翼翼,"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工艺品公司的老板阿尔伯特·德莫斯罗皮安在交易会上表示,"因为通货膨胀,所有东西都在涨价,你必须要先付家里孩子食物的账单,然后再去买那些不是必需品的东西。"
德莫斯罗皮安在这个行业干了35年。他认为,原本合理的供应链被人为扰乱后,重置的过程漫长、成本高昂,对美国中小商家和普通消费者影响尤其大。
▶ 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降幅超预期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当地时间29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6.1,远低于市场预期。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森(Dana Peterson)表示,调查显示,消费者近来对物价上涨表现出担忧,尤其是食品和油价的上涨。在本月调查中,所有年龄段消费者的信心都出现下降。
调查同时显示,消费者对劳动力市场信心出现减弱,对就业状况的乐观情绪消退,认为就业机会"充足"的消费者减少,而认为就业机会"难找"的消费者有所增加。美国媒体报道称,个人消费支出占到美国经济的70%,如果消费者对经济形势信心不足而减少消费,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来源焦点视界,由亿联头条新闻整理汇编)

联系我们

  • 热线:400-002-1056
  • 邮箱: hezuo@elinktrans.com
  • 微信号:n55l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