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际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化服务 标准化操作 流程化管理

全国咨询热线: 400-002-1056
新闻导航图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2023年11月16日物流头条

返回列表 来源: admin 发布日期: 2023-11-16
【一周外贸大事|10月外贸成绩单详解,人民币汇率温和回升,摩洛哥吸引中国电池企业海外布局,等】
【经贸头条】
▶ 海关总署公布前10个月外贸数据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外贸数据。我国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在经历连续4个月负增长后,终于实现由负转正。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万亿元,增长0.4%。10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3.54万亿元,增长0.9%。其中,出口1.97万亿元,下降3.1%,同比降幅小幅扩大。
分国别来看,10月单月,我国对美国、东盟的出口增速环比9月均进一步扩大;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96万亿元,增长3.2%。其中,出口8.78万亿元,增长7.7%;进口7.18万亿元,下降1.8%。
具体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前10个月的出口总值达到11.43万亿元,同比上涨2.8%,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58.5%。其中,汽车仍是当前机电产品中出口增长最快的品类,今年截至10月的出口总值已达到5824.3亿元,增长88.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0月出口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仍是当月全球及欧美制造业PMI指数均有所下滑,外需整体偏弱。
【汇率】
▶ 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温和回升
11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温和回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17时,11月份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0.91%,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0.57%,目前已双双收复7.3关口。
对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升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认为,主要受到政策面、基本面和交易面等多方面影响。
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作出全面部署,并提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王有鑫表示,从政策面看,此次会议明显提振了市场情绪,稳定了汇率走势。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近期随着政策利好逐渐释放,我国消费和投资数据均有明显改善,出口降幅收窄,经济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贸易壁垒】
▶ 8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于高位
中国贸促会10月31日发布8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指数为247,仍处于高位,比去年同期上升59个点,比上月上升137个点。
从国别指数看,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美国、欧盟和日本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排名前三。
从行业指数看,电子、化工、运输设备、钢铁、机械设备、农业、轻工、医药和有色金属行业均处于高位,成为经贸摩擦措施的主要冲突点。在监测的1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国际海运】
▶ 马士基将裁员逾1万人,应对行业新常态
随着航运业繁荣的结束,马士基三季度利润同比大跌94%,宣布开启大裁员来降本。上周五,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布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税前利润同比骤降94%至6.91亿美元,并表示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和价格疲软,该公司将至少裁员1万人。
截至今年1月,马士基员工总数为11万名,该公司表示正在将员工人数削减至10万人以下,预计到今年年底能节省6亿美元的成本。马士基目前已经裁减了约6500个职位,并表示全球"所有办公室"都受到其成本削减措施的影响。
马士基被认为是全球贸易的风向标。今年集装箱运价下跌和需求减弱打击了全球航运业,分析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26年。
【韩国、英国双边贸易】
▶ 韩英FTA零关税条款延长2年
英国政府表示,韩国和英国决定将韩英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关于将欧盟原材料也认定为英国原材料的临时条款延长2年至2025年。
英国脱欧后,韩英FTA于2021年初生效,双方商定3年内对使用欧盟原材料生产的英国产品也适用零关税。如果此次未能延长相关条款,明年1月对于使用欧盟原材料制造并从英国出口到韩国的汽车、食品、饮料等英国产品将适用高关税。
韩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每年约180亿英镑,韩国是英国产汽车的第七大出口市场,韩国产汽车也占据了英国进口汽车市场的第3位。此外,两国将于今年年底开始进行双边FTA的修订谈判。
【产业布局】
▶ 特斯拉或在德国生产价值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参观德国柏林附近格伦海德的柏林勃兰登堡超级工厂期间表示,即将推出的价值25,000美元的电动汽车将在该工厂生产。该演讲仅限于员工,没有视频内容,但消息已被多家特斯拉相关网站分享。
这款价格实惠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与赛博卡车相比将更具传统特点,预计每年可能生产数百万辆。然而,这款新车型的推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因为特斯拉必须采用全新制造工艺建造新的制造设施以降低成本。
▶ 摩洛哥吸引中国电池企业海外布局
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供应链正在设下多种限制。近来,坐拥丰富稀有金属矿藏,又同美国和欧盟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北非国家摩洛哥成为中国电池企业为在美欧打压下坚持开拓市场,加速全球出海而找到的答案之一。还有不少韩国电池企业联袂中国企业布局摩洛哥。这一"借道出海"的产销策略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今年6月份,摩洛哥投资与出口发展署表示,摩洛哥政府和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将在摩洛哥建立一个100GW的工厂,最终投资额达63亿美元。彭博社称,这个工厂将生产电动车的电池和能源存储系统,为摩洛哥实现打造非洲大陆首个电池"超级工厂"的梦想带来助推动力。
韩国经济媒体《EDAILY》报道称,韩企在摩洛哥设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企业掌握电池产业链中核心材料的供应主导权。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统计,今年1至7月,韩国核心电池矿物对中国进口的依存度分别为:氢氧化锂84.4%、钴81%、天然石墨89.6%。就占正极材料价格70%的关键原材料前驱体而言,今年上半年韩国进口量的约97%来自中国。
【市场观察】
▶ 孟加拉纺织品产业工人爆发大罢工
作为常年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孟加拉国大概有3500家服装厂,雇佣了接近400万名工人。为了满足全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的需求,纺织工人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但能拿到手的最低工资仅为8300孟加拉塔卡/月,约等于550元人民币或75美元。从10月底开始,孟加拉国的首都和核心工业区连续多日发生纺织品产业的工人要求大幅涨薪的示威活动。
根据孟加拉官方在上周四公布的情况,受到这一轮示威冲击,首都达卡和纺织业中心加济普尔大概仍有300家左右的工厂处于停业状态。
对于眼下愈发激烈的状况,孟加拉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的主席法鲁克·哈桑(Faruque Hassan)也叹出了行业的状况:要支持孟加拉工人如此大幅涨薪的要求,意味着那些西方国家的服装品牌需要提高订单单价。虽然这些品牌口头上公开喊话支持工人加薪,但实际上当成本上升时,他们会威胁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去。

联系我们

  • 热线:400-002-1056
  • 邮箱: hezuo@elinktrans.com
  • 微信号:n55l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