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动态】
1. 达飞:巴拿马运河将收取更多附加费
近日,CMA CGM发布公告,通知其客户,巴拿马运河继续遭受严重干旱,因此,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最近宣布了进一步的限制措施。
据悉到2024年1月1日,预订窗口将减少30%。这些限制加上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运河关税上调,对CMA CGM的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请注意,从2024年1月1日起,CMA CGM将实施150美元/TEU巴拿马运河附加费。
2. 达飞12月上调亚洲始发地的出口运价
法国远洋运输公司达飞轮船近日公布了从亚洲到北欧、地中海和北非的各种运费(FAK)新费率。
以下增加的费率将从12月15日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为止,适用于干货、超标准(集装箱)(OOG)、Paying empties和冷藏箱。
每20英尺干箱1100美元,每40英尺干箱/高箱/冷藏箱2000美元。(来源:物流巴巴)
3. 马士基重组远东-非洲航线
马士基近日宣布从12月第一周开始,FEW2、FEW3和FEW6将执行新的船期路线,与此同时,开通新的支线服务——开普敦快线,该支线将连接到更新后的SAFARI服务。
马士基FEW(远东-西非)服务致力于提升成本竞争力,以更好的连接性、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快的运输效率,助力您顺畅开展业务、抢占非洲市场份额。(来源:马士基)
【港口动态】
4. 中国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否认九号货柜码头大部分用地停用消息
此前,有市场消息称,位于香港新界葵青区的九号货柜码头大部份用地已经停用。
针对上述市场消息,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发布声明称:传闻所指九号货柜码头大部份用地已经停用之消息并不正确,仅九号货柜码头北一幅占地只有约19公顷之用地因市场需求不足,自2020年起陆续停用,及至2022年该幅用地整体停用。
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所放缓,预计2023年的吞吐量将从2019年的1800万标准箱降至1400万标准箱,跌出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前十。
葵青码头的吞吐量也随之下降,中国香港正在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来自中国大陆港口的竞争。与2019年相比,2023年葵青港的整体吞吐量将下降约24%,据说利用率仅为50%左右。
在疫情期间,由于间歇性的封锁,班轮运营商最终放弃了前往中国香港的航班,转而关注珠江三角洲的其他中国主要集装箱港口。(来源:物流巴巴)
【国际空运】
5. 欧美旺季空运价格持续走高,物流成本飞涨
据报道,在全球消费市场为黑五、网一、双11等购物盛宴狂欢的同时,美欧多个航空公司却传来涨价的消息。
日前已有不少卖家反应称,进入十月份后,美欧各路航线的价格就有了上涨的趋势。但由于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大部分卖家对今年年底旺季市场并没有太大信心,因此有人认为十月的涨价仅仅是暂时的。然而,出乎卖家意料的是,截止目前,欧美空运的平均价格依然没有回落,反而随着黑五、感恩节等大促节点的到来而不断攀升。估计在旺季过去之前,欧美空运的价格都很难回到平常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价格上涨,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UPS)还在旺季期间采取限收措施,原因是快递量暴涨导致出货缓慢。有消息称,截至11月22日,美线货物还有超580吨待飞,欧线也有超204吨货物待飞。
鉴于旺季空运的种种限制条件,不少货代也向跨境卖家发出提醒,除了部分需求较迫切的货物,建议发往欧美市场的快递多多考虑海运、陆运等其他方式。
【国际快递】
6. 今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预计超2000亿件
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将突破2000亿件。眼下,正值海外购物旺季,借助高效物流运转,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进入全球市场,实现跨境极速达。(来源:央广网)
【市场观察】
7. 美国黑五网购额有望达到近100亿美元
美国电商研究机构Adobe Analytics发布数据称,今年美国"黑色星期五"的网上购物额支出预计同比增长7.5%,达到98亿美元(约合695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而"网络星期一"的网购额预计将达到120亿美元,同比增长6.1%。
该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11月24日下午6点30分,美国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达到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4%。冲动购买可能在黑色星期五的增长中发挥了作用,因为53亿美元的在线销售额来自移动购物。(来源:CNBC)
【一句话资讯】
① 1-10月福建省出口玩具货值88.2亿元,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约占五成
② 9月我国从荷兰进口光刻机同比增长10倍,将推动国内半导体相关产业链发展
③ 印度欲进一步加大强制性质量标准、进口限制等措施以减少进口
④ 德勤称美国消费热潮即将结束,经济增长失去重要支柱
⑤ 日本11月制造业活动连续六个月萎缩,突显经济脆弱性
⑥ 智能手机迎来"换机潮",产业链订单回暖(来源:焦点视界)